2023年4月19日,徐州医科大学张红星团队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杂志发表了题为“Neural and molecula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araventricular thalamic-nucleus accumbens circuit for pain sensation and non-opioid analgesia”的文章,揭示了丘脑室旁核(PVT)至伏隔核(NAc)的谷氨酸能神经回路在疼痛感知和非阿片类镇痛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这一神经回路在急性热/机械刺激和持续性炎症疼痛中活性增加,直接光遗传激活这些神经元可以诱导疼痛行为,而抑制这些神经元或其在NAc的终端则显示出强大的镇痛效果,且这种镇痛效果不依赖于阿片受体。此外,研究还发现多巴胺受体3是疼痛调节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开发的候选靶点。这些发现为理解疼痛机制和开发更安全的镇痛药物提供了新的神经回路和分子靶点。